返回

我锦衣卫临时工,咋成权臣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92章 美差竟然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他们的赏银也能赚个盆满钵满。”

    “朱卫堂刚刚没说错,这是一份大大的美差。”

    林十三一席话,总算是安抚住了纷纷不平的属下们。

    朱希孝笑道:“弟兄们听听,还是你们林千户想得透彻。北镇抚司的权力是把双刃剑,能斩别人,也会伤自己。”

    “与其在北镇抚司提心吊胆,不如去南京享清福。”

    孙越提出了疑问:“朱卫堂,我们林千户调去南京,我们呢?要换新上司嘛?”

    朱希孝道:“卫里已经考虑到了这一层。你们三十几人都是跟林千户共过生死的,兄弟情深。”

    “卫里怎么忍心把你们拆散?再说了,他这些年不管是做百户还是做副千户,手底下的人一直不满额。就你们三十几个。”

    “故,此番他调往南京,你们谁愿意随他去,卫里一律给开调令。”

    “若有人觉得北镇抚司好、权力大,想留在京师的,卫里亦尊重意愿。”

    孙越高呼一声:“他娘的。我孙越早就跟师父是一条绳上的两只小蚂蚱啦!他就算走到天涯海角,我也跟着他!”

    李高道:“我早就听说金陵秦淮河上的娘们是娘们中的极品。这番有机会跟着师父去品鉴品鉴.傻子才不去呢。”

    一众袍泽纷纷表态:“对,林千户走到哪儿,我们跟到哪儿。”

    “林千户进刀山火海我们都跟着,更别提是去温柔乡里享清福了!”

    突然有一个小旗提出了疑问:“此番调往南京并非是办差,而是常驻。我们的双亲妻子儿女”

    朱希孝道:“卫里考虑到了这一层。调任是要举家搬迁的。其一,南京锦衣卫会为你们划拨居住房屋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途中路费每人发给五十两白银。”

    “其三,再每人发给二百两银子,作为到南京后的安家之资。”

    “其四,南京不仅娼风盛,文风更胜。每一科的金榜,应天府都有十人以上入榜。那边的私塾、官学全都是大儒授课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的儿子到了那儿,若年幼,南京锦衣卫会给安排进私塾,若年满十四,一律安排进官学。”

    “进了官学,食宿全是学政衙门出钱。教课的还都是大儒。”

    朱希孝把这四宗好处一说,众人个个欢喜。

    孙越笑道:“我就说嘛,跟着师父有福享!弟兄们在一处,别说是享福了,就算是一起扫大街也是个乐子!”

    朱希孝道:“我这里还有两桩喜事呢!陆都督有令,林十三属下全部袍泽,官升一级!”

    “其中孙越、李高二人,升两级为百户。另有圣旨,李高特赐飞鱼服,绣春刀。”

    锦衣卫中不是升到百户就有飞鱼服在身,绣春刀佩腰的。只是有了受赐这两样东西的资格而已。

    李高受赐飞鱼、绣春,显然是沾了他姐姐李妃李彩凤的光。

    孙越和李高升了官,更加欢喜。

    林十三心中却打起了鼓:卫里如此厚待我和弟兄们不太对啊。千万别暗中又交待什么差事。

    下差之后,林十三回到老宅,把全家人聚到一处,说了此事。

    一家人遇到了一个难题。碧云、芸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,嫁个锦衣卫满天下走。她们是一定会带着虎儿、福儿、王小串去南京的。

    林有牛去是不去?

    不去南京吧,六十多岁的老人家跟儿子、孙子、干孙女相隔两千里,骨肉分离。

    去南京吧,京里的冰窖生意便要关门大吉。制冰、采冰、贮冰、卖冰是林有牛一生的事业。

    林有牛以前甚至想过:哪日我这冰窖生意干不下去了,我就该驾鹤西游了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有自己视作生命的东西。对于林有牛来说,冰窖生意便是他的生命。

    林十三说完了调任南京的事,林有牛沉默良久。

    两刻之后,林有牛做出了自己的决定:“我留在京城。你们去南京。”

    “我都六十四岁了。还能活多少年?有生之年,凭着冰窖生意多给子孙攒下些钱,我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啊!”

    碧云和芸儿是女人,眼泪多。二人的眼泪像是尿一样喷涌而出。

    林十三的眼睛也有些湿润:“爹,您考虑清楚了?南京和京师隔着两千里地呢。您要是留在此地,咱们家不知多久才能团圆一回。”

    林有牛道:“我考虑清楚了。人老了最怕没事做。你前一阵不是说嘛,刑部有个黄郎中。”

    “这黄郎中七十有八。却精神矍铄,头发都是乌黑的。简直称得上鹤发童颜。”

    “可前一阵皇上赐他告老还乡,他几乎一夜白头。在家闲居、含饴弄孙本来是美事。可他却因无事可做整日愁眉苦脸。没几个月就一命呜呼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说啊,你若想让你爹多活几年,就得让你爹有事情做。”

    “留在京师经营冰窖生意,别的不敢说,每年能给你们攒下两万两银子,还能多活二十年!”

    

第192章 美差竟然是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